國家高度重視新時期人口工作,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會同相關部門,配合當地統籌疫情防控和人口家庭工作,將婚嫁、生育、養育、教育一體考慮,積極探索配套生育支持措施。5月15日,在“健康家庭 生育友好”2022年“國際家庭日”主題宣傳活動中,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監察專員杜希學指出。
2021年發布的《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》提出,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,并配套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。杜希學補充,一年來,主管部門會同各地探索,持續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,切實降低生育、養育、教育成本,不斷解決群眾后顧之憂,讓億萬家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,也是國家發展、民族進步、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。在“5·15”國際家庭日來臨之際,以“健康家庭 生育友好”為主題開展宣傳活動,旨在倡導全社會關注關心家庭,促進家庭健康幸福和睦進步,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。
杜希學表示:“衷心希望本次活動能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特別能幫助青年朋友樹立正確的婚戀觀、家庭觀。并幫助社會各界和廣大家庭進一步了解生育相關政策,從而更好地促進家庭友好環境建設和家庭和諧幸福。同時,積極發揮家庭在當前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,助力健康中國建設。”
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、教授宋健表示,隨著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不斷推進,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將日臻完善,滿足家庭需求,使人們“想生敢生、能生優生”。
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家庭處副處長陳晨表示,目前從全國來看,部分地市和縣區開辦了綜合托育服務機構,社區建設了托育服務設施。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了托班,家庭開展了互助式托育,工作場所提供了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等。托育服務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。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和文化發展研究部一級調研員、研究員佘宇指出,擴大家庭育兒指導、支持等服務;統籌推進托育機構建設,擴大資源供給落實產假、陪產假政策,完善育兒假以及彈性工作等制度安排,擴大生育保險覆蓋范圍等都是政策體系應當努力的方向。
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家庭服務部部長劉秀萍表示,中國計生協在探索家庭場景下,提供更多符合不同群眾需要的優生優育和嬰幼兒照護服務方式。開展了優生優育進萬家行動,啟動實施“向日葵計劃”以及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創建項目,下一步中國計生協還將在擴大服務范圍、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。
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檢驗學系主任、疫苗研究評價中心主任、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崔富強表示,社會公眾應增強對聯合疫苗的認知和信任度,政府也應該鼓勵多聯多價疫苗的研發,完善相關政策法規,協助聯合疫苗發展,滿足不同家庭類型的需求,從而更好地保障生育友好型社會環境制度的構建。
奧運冠軍吳敏霞、張效誠夫婦參與活動,分享健康家庭建設心得。他們表示,家不是由一個人組成的,需要夫妻雙方還有孩子一起經營。
活動當天,還啟動了“2022年中國家庭樂跑大賽”。該項目自2016年首次舉辦以來,主題越來越豐富,對于家醫簽約、嬰幼兒照護、科學急救等都進行過倡導。主辦方希望,所有參賽跑者都能通過“中國家庭樂跑大賽”愛上運動、重視健康。
該活動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、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家庭服務部、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、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指導,中國家庭報社主辦,家庭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。同時,面向全網直播。
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專職副會長姚瑛、副秘書長何翔,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秘書長趙本志,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劉健等出席活動?;顒佑芍袊彝笊鐖绦猩玳L、常務副總編輯宦小晶主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