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。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~35歲,浸潤癌為45~55歲,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。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,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,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。
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也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。近年來,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,且年輕化。最新數據顯示,我國每年新增加宮頸癌患者11.1萬,占女性癌癥發病人數的6.2%,位居女性所有癌癥的第六位。
近日,日本一聯合研究小組利用比原來更安全的方法,成功培養了能抑制宮頸癌擴散的iPS細胞源人乳頭瘤病毒抗原特異性殺傷T細胞。與源自外周血的殺傷T細胞相比,該iPS細胞源殺傷T細胞能在人體內強力抑制宮頸癌擴散,研究團隊利用小鼠確認到可以延長生存期。
這項成果能實現抑制宮頸癌擴散的iPS細胞源T細胞的穩定供應,有望為開發采用免疫細胞的新療法鋪平道路。
今年4月,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獲批,5月份起預約接種。歷經18年,我國成為繼美國、英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實現HPV疫苗自主供應的國家。今年3月16日,這個國產宮頸癌疫苗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PQ認證的形式審核,正式進入技術審評階段。目前,已有印尼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等國簽訂了引進國產宮頸癌疫苗的合作協議。
國產雙價HPV疫苗的落地,打破了我國HPV疫苗被進口企業壟斷的局面。國產雙價HPV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、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,且價格實惠。這一疫苗適用于9-45歲女性接種,其中15-45歲女性全程接種3劑次,9-14歲女性只需接種2劑次,就可獲得不亞于成年人接種3劑次產生的免疫效果。同時,該疫苗可以預防HPV16型和18型的持續感染,是目前國內唯一獲批可以預防HPV16型和16型持續感染的HPV疫苗。